2022-12-05 17:01:20 保山华图考试网 http://baoshan.huatu.com/ 文章来源:保山华图教育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C.对于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本法中并未规定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A项排除。
B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B项排除。
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C项排除。
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一)、(二)项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的除外。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犯罪——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B.审判——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C.审判——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2.【答案】D
【解析】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023版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6000题 4本】 |
2023年事业编笔试 :系统提升班 |
3. 张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因生意关系与同行发生争执,动手将对方弄伤,但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而且危害不大,因此并不追究法律责任。对此我们应该做如下理解()
A.张某的行为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法院为了安定团结而采取的特殊策略
D.张某贿赂了相关执法人员从而免于处罚
3.【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中的“不认为是犯罪”是指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而不是说构成犯罪不作为犯罪处理。因此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选项B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4. Jack,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到中国旅游,6月3日,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旅中,因琐事而与领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关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且受害人亦为外国人。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
B.该案中涉案人员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因而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
C.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施某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中国领空,则本案应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领空则适用他国法律
D.伤人行为发生在中国的飞机内,是在中国刑法规定的领域效力范围内,触犯了中国刑法,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4.【答案】D
【解析】只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才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选B项。根据我国《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可见,在我国航空器内,无论飞行在何地,均适用我国刑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5. 下列选项中,不能够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甲为继承其在H国的阿姨的财产,将混入毒药的药品从我国邮往H国
B.E国人乙在搭乘我国国际航班时,携带枪支试图劫持飞机
C.M国公民丙向我国境内公民开枪,造成我国境内的公民死亡
D.Y国人丁在搭乘从我国开往日本的法国客轮上将一名Z国籍船员杀死
5.【答案】D
【解析】根据《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A项甲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故适用我国刑法。B项中乙属于在我国航空器内犯罪,故也适用我国刑法。C项丙的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故也适用我国刑法。D项丁既不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也没有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故不适用我国刑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资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