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15:25:01 保山华图考试网 http://baoshan.huatu.com/ 文章来源:云南华图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一年举行两次认证考试。对于参加考试的考生们来说,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学科是否有足够的把握十分重要。云南华图小编建议考生们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建议考生们定期进行模拟测试和考题题训练,以检验复习效果和提高应试能力。以下整理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考试题型:
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题型包括:简答、论述、解答、材料(案例)分析、课例点评、诊断、辨析、教学设计、活动设计、写作等。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试题卷面满分是150分制的,但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考试标准和当次考试情况,确定各科目合格分数线采用线性转换的方法,将考生0—150分量表上的原始成绩换算为0—120分量表上的转换分,并使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统一转换为70分。
伙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提供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3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笔试重难点概图,方便大家备考!
中学教师资格笔试历史学科知识点部分整理如下:
【考点】孔子与老子
1.孔子:春秋后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1)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是“仁”;②主张以德治国,实行德政。
(2)教育思想: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3)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2.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2)唯物史观:追求天人合一;
(3)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4)政治: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距离23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已经不到一个月啦!大家要把易错题进行整理,思考做错的原因并反复复盘,争取下次遇到同类题型能不丢分,下面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大家容易做错的题都有哪些吧!伙伴们可以扫码领取备考资料,也可以联系小编进群交流备考经验和建议。云南华图预祝各位广大教资考生成功上岸!
(论述题)教育除了与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关系外,还与社会的生产力存在着直接联系,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教育起着责任制约的作用,请你谈谈这种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首先,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表现为: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受两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如何,包括劳动力总体需求数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具有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这就要求教育结构也必须随之做出新的调整。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因此要求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更新,适应这种变化和需要。同样,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等都是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都能反映出当时生产发展的水平。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者是先进思想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2023下半年云南教资笔试推荐 | |
教师资格证笔试公告【23下半年】 | 教师资格证疑难解答 |
2023下半年教资·笔试科目 | 2023年下半年教资·暑期刷题班(综合素质) |
202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全Z题库·中小幼 | 2023教师资格考试通关题库·中小幼 |